栏目分类
中国是美国的头号目标,但是有一个坎,拜登特朗普都没迈过去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9:01 点击次数:191
谁在主导东南亚的未来?对于这个问题,世人恐怕早已心里有数。美国,这个曾经在全球横扫千军的“世界警察”,正逐步淡出东南亚的关键舞台。而中国,则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经贸纽带,变成了这个地区的“常客”,甚至有些主导的意味。这不是中国挤开美国,而是美国自己腾出了位子。究竟是美国力有不逮,还是东南亚各国审时度势,选择了更务实的合作对象?
翻开历史就会发现,美国围堵中国的“如意算盘”,从一开始就多了几分悬念:忙于“重建家园”的小布什、追求“理想主义”的奥巴马、“四面出拳”的特朗普,再到现在的拜登,都在东南亚这盘棋上留下一连串谜一样的棋路。谁都在押宝亚洲,但最终谁也没能拴住这片土地的心。
21世纪的美国对亚洲充满了“心向往之”,但现实总是在打脸。小布什时代,美国明明还有机会去遏制中国的崛起,但911事件彻底把这一切搅乱。小布什政府的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投向了中东,开始了一场烧钱又看不到头的反恐战争。这一脚泥让美国的经济和军事资源被掏空了,错失了对中国崛起的应对战略。说白了,就是雪崩的时候,没空盯着正在升温的东方。
到了奥巴马时期,美国人终于意识到应该“重返亚太”了,甚至喊出了响亮的口号,要把亚洲当作战略的重心。然而,口号是喊出来了,实际操作却不尽人意。奥巴马政府提出的“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”(TPP),打算把东南亚的经济版图排除中国,就像画地为牢。但等到提案摆上桌,盟友内部斗得不可开交,美国国内也质疑声不断。结果呢?搞到最后,这个计划胎死腹中。东南亚各国开始怀疑,美国到底是否真的“重视”他们,还是仅仅将其视为棋子而已。
在接上来的特朗普时代,他打出了自己的标志性招牌——“美国优先”。这个听上去很美的口号,其实折射出一种“能捞就捞,不亏就跑”的心态。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战逼迫中国屈服,同时也想威逼盟友加入自己的阵营。但真实结果呢?关税战让美国消费者大呼吃不消,而东南亚和欧洲盟友对特朗普政府的信任更是直线下滑。再加上特朗普特有的孤立主义倾向,让美国本就摇摆不定的亚太战略几乎颗粒无收。
拜登政府起初似乎对亚洲地区有更周详的布局。然而,一场俄乌冲突让这一切再度发生偏移。大洋彼岸的欧洲成了一把火,而美国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同时兼顾两边。为了拉拢欧洲盟友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,拜登政府的注意力再次转到了北约上。问题是,这种把资源都集中在欧洲的做法,也让东南亚国家更加肯定了一点:美国早已不再是那根可靠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想一想,东南亚有几个国家会因为中美博弈而主动站到美国一侧?从经济上看,东南亚已经离不开与中国的深度合作,比如中国是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。
从安全上看,虽然美国还在试图通过军演和援助展示力量,但相比中国经济上的投入,哪个国家会为了不切实际的“安全保证”,断了自己吃饭的家伙?
而与此同时,拜登希望通过强化盟友关系来围堵中国的战略思路,也逐渐暴露其脆弱之处。比如美国传统的欧洲盟友随着俄乌冲突的加剧,对美国的态度微妙起来。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抱怨:关我啥事,为啥非要“站到美国这边”?这种利益瓜分上的矛盾,进一步削弱了拜登战略的效果。
相较于美国的高调干预,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模式显得更加务实。尤其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经济合作的力度不仅打动了东南亚各国,也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希望。
基建、贸易、投资,中国用一次次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,换来了东南亚各国的深度参与。
比如,马来西亚近年来接连参与了中国主导的多个经济合作项目,从港口到铁路,实实在在的好处一目了然。站在这些国家的角度,选择与中国合作,并不是要“选边站”,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实现自己的经济增长。这也从侧面让美国围堵中国的计划更加困难,因为美国自己没有提供可行的经济替代方案。
再看中国的外交风格,更加灵活且对症下药。中国并不是单纯地要求东南亚“站队”,而是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钻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。
这让东南亚在中美之间找到了一条更符合现实的平衡之道,而美国显然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。
归根到底,美国的问题在于自身内耗过重,而控制欲又过于强烈。过去几十年,美国在全球舞台上四处出击,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插手别国内政,几乎没有一次是不耗费巨大资源的。而这样的节奏,最终拖垮了美国的经济和软实力。更重要的是,美国在处理盟友关系时带有浓厚的霸权心态,只要有问题不是谈,而是咄咄逼人地要求对方服从。结果呢?盟友关系裂痕越来越大。
反观中国,通过经济渗透和柔性的外交策略,将合作渗透到全球,尤其是抓住了东南亚这些国家的需求。这种方式虽然谋求的是多赢,但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大国争霸的“非此即彼”模式。
问题是,美国能否意识到这一点,还尚未可知。或许,美国应该停止试图用冷战思维来应对21世纪全球化的现实,因为“老油条的那套”已经不奏效了。
无论未来中美关系如何博弈,谁更懂得因势利导,谁就有可能掌握主动权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上一篇:德国再建万吨级防空护卫舰
上一篇:德国再建万吨级防空护卫舰